2021-01-16 20:15 來源:瀟湘晨報 作者:蔡頌 張永濤 李柯夫 點擊: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尹韻公(后排站著的)。圖/記者楊旭
人才引進 掃碼進入ZAKER瀟湘看湖南師范大學人才計劃組合拳如何實現留才引才
爭天下者,必先爭人。對于學校,亦是如此。
一個學校的成功,靠教師。長期以來,主校區位于岳麓山下二里半的湖南師范大學,堅持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引領,以中青年教師培養為重點,堅持引育并舉,推出“瀟湘學者”、“世承人才”這兩個計劃,從制度、待遇等各方面為教師安心教書育人創設良好條件。
在“三高四新”已經成為湖南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湖南師范大學人才隊伍建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對于湖南打造人才高地,更好更快實現“三高四新”戰略目標有著現實借鑒意義。即日起,瀟湘晨報推出“風起二里半”湖南師范大學人才隊伍建設系列報道,解密其人才計劃背后的故事。
本報記者李柯夫通訊員蔡頌張永濤長沙報道
2017年7月,即將卸任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一職的尹韻公或許沒有想到,自己事業的新起點會是千里之外的中部城市長沙。
“當時,全國有10來所高校希望我去擔任新聞學院的院長,(其中)北方一所高校離我在北京的家只有兩小時高鐵車程,還提供一套200平米的房子,北京某高校也開出了相當優厚的條件。”12月22日,楓林盡染,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尹韻公說起往事,仍然充滿感慨,“不提要求,不談條件,湖南師大領導憑著胸襟和真誠實實在在打動了我。”
國家啟動“雙一流”建設伊始,湖南師大隨即啟動“瀟湘學者”、“世承人才”兩個計劃,尹韻公和外國語學院院長曾艷鈺就是“瀟湘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中的成員。
“你只要來就行,愿意待多久就待多久”
尹韻公曾經在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任職10余年,與國內眾多高校新聞學院聯系密切。為此,湖南師大招聘新聞學院院長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起初,學校是請尹韻公牽線,尋找合適的人才。有一次,學校領導試著問他:“您本人能不能來?”
尹韻公聽了,大感意外,隨口提了個薪酬標準。
他本意是讓學校“知難而退”,沒想到,學校領導一口就答應了。
后來,湖南師大時任黨委書記李民、時任校長蔣洪新又多次與尹韻公溝通。
蔣洪新告訴他:“你只要來就行,愿意待多久就待多久,愿意怎么干我們(都)全力支持!”
讓尹韻公極為感動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湖南師大的領導沒有提任何要求,更沒有設置任何前提條件。
從報告到批下來不到一個星期
“有了這種無條件的支持與信任,加上湖南師大新聞學院本身實力很強,是個干事業的好平臺,(我)也就再沒二話,收拾行李就來了。”尹韻公說。
2018年1月,尹韻公正式就任湖南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學校在岳王亭附近的專家樓給他安排了一套住房。有一次,他夫人來探親,看到他的住宿條件很是羨慕,“你這是直接住在5A級風景區(岳麓山)里了”。
來學校幾個月后,蔣洪新和尹韻公交流時,笑著說了番“大實話”:“其實我們都知道,像您這種層次的人才,即使我們不提任何要求,您也會干得好。”
言出必踐。對于尹韻公的工作,學校也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2019年2月,尹韻公提出建立融媒體研究中心,從報告到批下來,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湖南師大速度”,讓他倍感振奮。
目前,學院嘗試跟長沙縣、瀏陽市等縣級融媒體中心合作,讓這些地方的融媒體中心成為學生的實踐基地,讓學生有了更多實踐的機會,也更加貼近市場。學院建立了完整的學科體系,有一級博士學科點,建有博士后流動站,發表了一批有分量的理論研究成果。
回湘潭路上被告知住房問題解決了
和尹韻公一樣,時任省內另一所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的曾艷鈺,也面臨著人生的一道重要選擇題。
當時,她作為后備干部已經接受組織部門的考察,即將交流到學校行政崗位接受多崗位歷練。得知湖南師大推出“瀟湘學者”計劃,曾艷鈺認為,湖南師大外國語學院在業界影響較大,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這是個干事業的新起點。
當時,還是國家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帶頭人的蔣洪新,對學校外國語學院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有一次,曾艷鈺來到蔣洪新辦公室。此前兩人已經多次溝通,看到她還有猶豫,蔣洪新便問:“是待遇方面不滿意,還是有什么其他后顧之憂?”
曾艷鈺回答,其實長沙生活費用不高,個人對待遇也并沒有特別要求,小孩也已經在讀博士,不存在讀書的問題,最大的后顧之憂就是住房問題,“我在原單位一直住校內,很方便,過來要重新找房或是租房有點麻煩”。
“那好,我來想辦法。”蔣洪新爽快地說。
曾艷鈺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后,還在回湘潭的路上時,蔣洪新的電話打了過來:“房子問題解決好了。就在師大附小的旁邊,環境好,地段也不錯。”
令曾艷鈺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交流時,蔣洪新說:“我們這個年齡不愁吃不愁穿,但我們都有一種理想,要為這種理想而奮斗。我們把這個學科建成全國最好的學科,無論是作為一名學者,還是作為一名普通教師,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是最幸福的事。”
這一番話更讓曾艷鈺心頭一熱,頓生知遇之感。
經費緊張情況下仍不忘添置設備
2017年2月,曾艷鈺到外國語學院任職后,蔣洪新也一直關注學院發展。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還投入1600萬元添置設備,將所有教室打造成智慧教室,同時將外國語學院大樓翻新,給師生們最好的教學環境。2017年之前,外國語學院開設了英、日、法、俄、朝鮮語5個語種,這幾年已增加到9個語種,在國內綜合性大學中居前列。此外,曾艷鈺剛來任職時,學院只有16位教授,這幾年引進的人才非常多,其中“瀟湘學者”特聘教授12人,另外引進教授9名,11名博士,其他柔性引進“瀟湘學者”講座教授10個,客座教授17個,成為湖南師大引進人才最多的學院。
一流的師資,最受益的自然是學生。湖南省的中學約有七成的英語教師畢業于湖南師大。12月20日,在“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學院2018級本科生任鄭青同學從全國52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斬獲全國總決賽冠軍,這是我省學生在該項賽事上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學校通過打出‘瀟湘學者’、‘世承計劃’兩個人才計劃的組合拳,既固本培元留住人才,又千方百計引進人才。構建了學校人才政策的競爭優勢,彰顯了高層次人才引領作用,對學科及學術梯隊的建設發展起到了支撐引領作用。”湖南師大校長劉起軍說,學校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戰略是第一戰略,建立“學校政策引領、積極推動,學院學科提前謀劃、主動出擊,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無縫服務”的引才聯動機制,真正做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全面推進學校人才隊伍建設。
原文鏈接: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20-12/25/content_3040581.htm
編輯:廖依揚
責編:張永濤 馬鐵泉
審核:蔡頌
上一條:【喜迎黨代會 奮進新征程】(紅網)名師風范丨曾艷鈺:培養復合型人才 激活團隊創造力
下一條:【喜迎黨代會 奮進新征程】(紅網)名師風范|蘇文、蘇曼夫婦:這里是理論研究的“天堂” 所以我們留了下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