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6:5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明昊 謝瑤 樊楚楚 點擊:

在長沙市的天心公園內,有一組為在三次長沙會戰中犧牲的中國將士建的紀念設施。其中的崇烈門上刻有一副對聯:犯難而忘其死,所欲有甚于生。80多年前,日寇兵臨長沙城下,中國將士勇衛山河,捐軀國難。
1939年9月,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調集10萬兵力,從贛北、鄂南、湘北大舉進犯長沙,企圖消滅中國第九戰區的主力。第九戰區所屬部隊18個軍共30萬人迎戰,根據長沙至岳陽的地理形勢和雙方力量的對比,制定了“誘敵深入,后退決戰”的方針。日軍深入長沙,既沒有捕殺到中國軍隊主力,又缺乏后續部隊的增援,形勢十分不利。10月1日,日軍各部紛紛掉頭北撤,中國軍隊全力追擊,沿途民眾紛紛出動打擊日軍,中國空軍也從成都機場起飛轟炸武漢日軍機場。10月7日,狼狽不堪的日軍退回到新墻河北岸。至此,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時稱“第一次湘北大捷”。
賊心不死的日軍于1941年9月集結12萬余兵力發起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期間,日軍曾于1941年9月27日晚攻入長沙。中國軍隊各部重整旗鼓,從各個方面向長沙迅速集結,中國第六、第七戰區的增援部隊也趕到長沙,與日軍在長沙外圍和市區內展開了激烈戰斗。天心閣陣地直接面臨敵軍的強攻,據守天心閣的官兵抱定與長沙共存亡的決心,誓死一拼,最終擊退敵軍進攻。占領長沙僅3天的日軍被迫撤退。中國軍隊乘勢追擊,先后在汨羅江、瀏陽河兩岸予敵大量殺傷。10月9日,日軍又一次全部退回新墻河北岸。日軍迫使中國屈服和消滅中國軍隊主力的目的仍沒有達到。
1941年12月,日軍為了打通在長沙受阻4年之久的粵漢交通線,出動12萬兵力,發動了第三次對長沙的進攻。12月24日,日軍分數路強渡新墻河,急速南進。中國軍隊節節抵抗,誘敵深入。1942年元旦,日軍開始攻打長沙城。日軍攻城的第三天,中國第九戰區各路大軍正日夜兼程,從四面八方向長沙壓來,而20萬長沙民眾嚴陣以待,準備參加最后的戰斗。1942年1月4日拂曉,中國軍隊形成對日軍的三面合圍態勢,彈盡糧絕的日軍倉皇逃竄。第三次長沙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
“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擊傷日軍約11萬余人,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也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陳先樞說。
如今,先烈們用血與火鑄成的抗戰精神正得到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在湖南師范大學內的麓山忠烈祠,“鐵血忠魂——長沙會戰史實簡明陳列”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皩W校充分發揮麓山忠烈祠‘第二課堂’的作用,自2005年成立志愿講解團隊以來,在傳播抗戰精神方面持續發力,積極為學生入學教育、團體團建活動開展講解服務。”湖南師范大學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秘書李洋說,目前,麓山忠烈祠每年承接預約服務活動約80次,累計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
下一條:【新湖南】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代表團圓滿完成“最美瀟湘”赴德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