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8:03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新聞網 作者:徐偉 龔怡 肖漪 點擊:





(通訊員 徐偉 記者 龔怡 肖漪)10月25日上午,首屆“瀾-湄”流域沿線國家音樂舞蹈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在音樂學院和樂樓開幕。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余偉良,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廷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長劉仲華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鐵鋼主持。
劉仲華對學界同仁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情況。他指出,音樂舞蹈文化遺產既承載族群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又蘊含流域國家命運與共的深厚根基,期望此次研討會能深化跨國界的對話和合作,探索流域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與差異化發展路徑,讓流域內音樂舞蹈文化遺產煥發活力,成為連接“瀾-湄”各國的精神紐帶。
余偉良指出,“瀾-湄”流域是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文化交匯黃金走廊”,此次研討會是湖南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期望會議有效助力區域人文合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廷信認為,“瀾-湄”流域內音樂文化遺產具有共性與個性,呈現出獨特的地域色彩。他表示,此次會議對流域內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對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積極作用。
開幕式舉行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音樂人類學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揭牌儀式,以及專業委員會會長、副會長及秘書聘任儀式,標志著該專業委員會正式運行。現場還舉辦了商務印書館新書《區域國別音樂的理論與方法論文集》發布會,來自泰國東北的藝術團體呈現了傳統舞作《阿普薩拉》,分別展示區域國別音樂學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
會議期間,將圍繞東南亞區域與國別音樂的理論與方法、全球史視域下中國與東南亞音樂的互動與交融研究、東南亞國家音樂舞蹈的海外民族志選點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與交流。
此次研討會由我校主辦、音樂學院承辦,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音樂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藝術探索》(廣西藝術學院學報)編輯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卓冉傳統樂舞文化研究中心協辦。來自中國、泰國、越南等國家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編輯:龔怡 肖漪
責編:馬鐵泉
審核:周凱興
上一條:我校舉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