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2025-09-18 15:44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新聞網 作者:社會科學處 點擊:
各二級單位:
湖南省第十六屆社會科學獎申報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獎項設置含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項,優秀社會科學專家5名(含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社會科學專家1名)、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5名,現將我校有關申報注意事項通知如下,請積極組織,按時申報。
一、申報條件
(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用于表彰對哲學社會科學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有一定價值,對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有促進作用,對促進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大貢獻的研究成果。人事關系在我校的社科工作者,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公開出版的著作、公開發表的論文、撰寫的報告均可申報。
申報者須是成果作者,集體成果由第一主編、第一作者提出申報。每人作為申報者限報1項,同時可作為參與人員另參加1項集體成果的申報。評獎成果分為學術類、應用類。
(二)優秀社科專家。用于表彰對學科建設、學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學者。
(三)優秀青年社科專家。用于表彰在學術研究中表現突出、有較大潛力的青年學者。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不設申報限額;優秀社科專家和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我校向社科聯申報限額為各2名。
二、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要求
(一)申報人
1.人事關系在我校的社科工作者。
2.現已調出我校的社科工作者,但在成果申報時限內人事關系在我校的。
3.我校人員與校外人員合作的集體成果,必須是我校人員任主編或撰寫篇幅在二分之一以上,需出具有效證明,且征得合作者書面同意后,可由我校作者主持申報。
(二)申報成果
1.成果要求:
①申報成果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②學術類成果提出的理論、觀點、方法具有創新性,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應用類成果提出的政策建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發揮了咨政建言、以文輔政的作用,或創造了較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③申報成果應保證著作權明晰,不得違背學術規范和科研誠信要求。
④在時限內產生的社科成果(未曾申報歷屆省社科成果獎和未曾獲得過省部級及以上獎勵的成果)可參與評審。
2.成果類別:包括學術類和應用類。
3.申報數量:所有成果必須以第一作者名義申報,每人限報1項。同時可作為參與人員另參加1項集體成果的申報。
4.申報成果范圍:
①在標有國內統一刊號CN××-×××或國際標準刊號ISSN××××-××××的報刊上發表的中文類社科研究論文。
系列論文:在規定時間內產生的同一專題且署名一致的多篇論文,可以系列論文形式申報;在規定時間內產生的、同一專題署名不一致、但有同一課題號標注的多篇論文,可以系列論文形式申報。系列論文中不能有曾申報過省社科成果獎和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獎勵的論文。
②經國家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標有國內統一書號ISBN×-×××××出版社公開出版的中文類社科專著、譯著(指外文翻譯成中文)、編著(含古籍整理出版物、社科普及讀物、工具書)。
書籍再版:在規定時間內再版,其修改內容和篇幅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同時出具出版社有效證明,可申報本屆評獎。
有內容重疊的新著:在規定時間內出版,其新創內容需占總內容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時需出具相關有效證明,可申報當屆評獎。
著作叢書:叢書(有顯著的叢書標志,最后一本的出版時間需在規定期限內),可整體申報,叢書中相對獨立、完整的某一著作,也可單獨申報;如叢書中有一本以上曾申報過省社科成果獎或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獎的,則不能整體申報,但其它未曾申報過省社科成果獎和未曾獲得過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獎的單本著作,可單獨申報。如在申報時間范圍內叢書未全部出版,已出版部分作為叢書申報的,后續出版的部分則不能以叢書形式再次申報。
系列著作:在規定時間內產生的同一專題且署名一致的多本著作,可以系列著作形式申報;在規定時間內產生的、同一專題署名不一致、但有同一課題號標注的多本著作,可以系列著作形式申報。系列著作中不能有曾申報過省社科成果獎和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獎勵的著作。
③未公開發表的成果(僅限應用類成果),主要指省部級及以上立項課題結題成果,需出具課題結題證書并以證書上的驗收時間為準,立項課題結題成果只能整體申報,不能以子課題單獨申報。
所有申報成果中,集體成果參與人不超過10人,需全體主要研究者簽名。以單位或課題組署名的集體成果,以署名單位或課題組申報,也可以參與者集體申報,不能以個人申報;公開出版的論文集不能參評,其中的單篇論文可以個人成果形式申報;非社科研究成果,如文件、領導講話、工作總結、時事新聞、統計資料、電腦軟件、文學、藝術等創作作品不能參評。
(三)應用類申報成果的附加條件
應用類參評成果還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有正式的課題立項批文或者機關企事業單位委托研究合同書;
2.有以專業社會科學工作者為基本隊伍的課題組;
3.成果進入轉化實施至少一年以上(含一年);
4.有被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門或企事業單位采納應用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證明材料。
省社會科學成果省級鑒定等級為省內先進以上的,且符合上述2、3、4項申報條件的,可以申報應用類評獎。
(四)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根據成果評獎系統有關提示在系統內填寫,包括主要成果、成果簡介和反響材料等,申報時間截止后系統將不再開放,所有申報材料在申報截止后不得修改、補充。
佐證材料主要包括與主要成果有直接關系的,且未曾申報歷屆省社科成果獎、未曾獲得過省部級及以上獎勵的情況材料,包括課題立項、論文發表及轉載、批示及采納應用、獲獎、鑒定等,時限在申報成果產生的前后2年以內。
應用類申報成果的佐證材料還需包括以下內容:
1.成果應用實施的綜合情況介紹;
2.成果產生以后被采納的證明,必須是所采用部門或單位的正式文件或證明;
3.成果應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需由相關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出具有效證明;
4.成果應用產生社會效益的各種反響證明材料,由相應級別的組織出具有效證明;
5.成果研究過程中的各項原始材料。
三、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與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申報要求
(一)申報對象
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和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的申報者,應為人事關系在我校的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和普及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申報者,應于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申報條件
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2.學風嚴謹、功底扎實、成果突出。在相關研究領域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3.申報優秀社會科學專家者必須具有正高職稱,原則上應獲得過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主持人);申報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者必須具有正高職稱,原則上應獲得過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一主持人)及以上或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
4.往屆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不再申報,往屆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可申報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四、我校申報時間安排與方式
本次申報工作對申報材料內容的真實準確性和申報者的政治立場、師德師風提出了嚴格要求,并要求院校兩級對申報人和申報成果進行集中公示,時間緊,任務重,我校申報時間具體安排如下:
(一)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申報方式分為網上申報和紙質材料申報。
1.網上申報(2025年9月19日—10月13日):申報人于9月23日前通過湖南省社會網成果評獎管理系統(http://cgpj.hnsk.gov.cn/login)進行注冊,經學校審核通過后,務必于10月5日前按規定程序在系統內申報完畢,申報系統中不得上傳涉密材料(含領導批示),領導批示須以加蓋申報單位公章的抄清形式上傳,批示件原件或復印件須在紙質材料中提交。10月6日—10月12日,學校審核、申報人修改完善申報材料,10月13日,申報人向學院提交學校網上審核通過后打印出來的紙質申報材料。
10月14日-10月16日,學院將本單位申報匯總審核情況在學院公示。
2.紙質材料申報:為確保申報材料的可靠性及評獎辦公室存檔需要,申報者還需提交與電子申報材料一致的紙質材料(學術類一式2份,應用類一式7份),裝入正面貼有申報表封面的制式檔案袋中。10月17日各學院將公示通過后的申報材料統一送交社會科學處,同時提供公示情況報告。
(二)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與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
申報方式為紙質材料申報,有關申報資料請在湖南社科網(http://www.hnsk.gov.cn/)自行下載。申報人于10月5日前按要求提交5份紙質材料,分別裝入正面貼有申報表封面的制式檔案袋中,同時提供電子版。10月6日—10月8日,學院審核材料并公示后送交社會科學處,同時提供公示情況報告。
10月15日前學校召開會議擇優推薦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與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申報人選,10月18日至10月20日學校對擬推薦申報成果和申報人進行公示。
請各二級單位把握時間節點,認真組織,嚴格把關,申報截止后不再修改、增加申報材料。紙質材料一律不退回,請申報人自留底稿。
聯系人:彭正文,聯系電話:0731-88872476
社會科學處
2025年9月18日
下一條:關于“三供一業”施工停電的通知
【關閉】